以「吃」實踐低碳生活:推廣食農教育與在地永續的蔬食手作體驗

發布日期 : 2024/10/15
 

   照片


 

113年10月15日,正修科技大學與高雄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共同舉辦「以『吃』實踐低碳生活」的永續蔬食手作DIY活動。活動特別邀請了高雄在地小農「彩色的田」負責人嚴思華老師,介紹納瑪夏、美濃與鳥松的當季食材,並教授如何將這些食材製作成低碳、少加工的蔬食料理。此活動旨在提升民眾對於低碳飲食的認識與實踐能力,進一步推廣本地農業與永續飲食文化。

在地永續:結合當季食材的低碳飲食

活動中,嚴思華老師特別介紹了納瑪夏、美濃與鳥松等地區的特色食材,包括龍鬚菜、白蘿蔔、紅肉李等。這些食材不僅新鮮、營養,且具有在地特色,有助於降低食物的碳足跡。選擇這些當季食材,不僅能減少因長途運輸造成的碳排放,更能支持本地小農的發展,展現對在地永續的支持。

手作蔬食料理:健康、簡單又環保

民眾在活動中學習如何搭配當季食材,製作出簡單健康的蔬食料理。嚴思華老師指導大家將龍鬚菜、白蘿蔔等材料製作成清爽沙拉與美味湯品。這些料理不僅符合低碳、少加工的飲食理念,也讓參與者親身體驗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的飲食選擇。

推廣食農教育:支持本地農業與永續飲食文化

活動不僅僅是烹飪課程,更是一場食農教育的推廣。透過與小農的合作,參與者了解了當地食材的來源與特色,並增強對於本土農業的認識與支持。活動旨在鼓勵民眾在日常飲食中選擇本地生產的友善食材,進一步實現低碳生活方式,達到環境保護與健康飲食的雙重目標。

實踐低碳生活的具體步驟:選擇在地食材、減少加工

本次活動的重點之一,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落實低碳飲食。選擇當季、在地生產的食材,是減少碳足跡的第一步。透過學習如何挑選並使用這些食材製作蔬食料理,參與者不僅能享受新鮮美味的料理,更能實際減少加工食品的消費,對環境更友善。

在嚴思華指導下,只見學員手作DIY從削蘿蔔、刨絲、爆香到烹煮出「龍鬚在來米糕」、「野蔬肉捲」及「紅肉李冰茶」美食料理,體驗蔬食料理的營養,都覺得很有成就感。嚴思華說,學員透過活動學習日常生活如何選擇當季、降低碳足跡,對低碳生活方式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照片

 


對應 SDGs               

 

 SDG2 SDG4 SDG13

原文出處:正修科技大學 C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