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科技大學(以下簡稱本校或正修)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成為「務實與創新之產業教學型大學」,為了接軌全球永續發展議題,設有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監督與指導永續經營之風險、衝擊與機會,並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教學、研究及校務發展計畫。因應國內外各項重要永續發展趨勢與教育政策,本校擬訂年度重點計畫與行動方案,透過行政、教學單位與研究中心之共同努力,落實「教育、經濟、文化與環境」四大永續主軸,以達「教學卓越、產學典範、永續發展」之校務永續發展目標。 |
|
正修設有多元系所與學制,涵蓋了從工程技術到商業管理,再到創意設計等多個學術領域,滿足各社會階層的教育需求。112學年度本校學生註冊人數達15,487人,在全國科大排名第三、私立科大排名第一!
因應政府即將推動「長照3.0」計畫,身為技職體系學校有責任培育專業人才,本校112學年度招收第一屆「長期照護與健康管理系」學生,與高雄長庚醫院合作培養延緩失能和健康管理的實務人才,未來規劃增設日間照護中心或養生度假村,讓學生從學校教育端到未來就業都能無縫銜接。
另,為了鼓勵師生投入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於教師面訂定「抵減授課時數」及「創新教學」激勵制度,積極落實教師升遷、減授鐘點、彈性薪資與教學研究獎勵等支持性措施,並規劃專業教師社群等多元支援機制,強化教師計畫執行意願與USR專業知能;於學生面,開設「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跨領域學分學程」和「永續實踐培力」方案,透過融合社會議題與教學創新等作法,鼓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強化學校與當地社區之互動。
對焦國家重點產業發展政策,深化產學合作精進技術研發,本校結合各系所專業領域,優化教學實作環境並結合企業資源,開設契合式人才產學合作國際專班,提供客製化的專業訓練,培育符合在地產業需求之技術人員及儲備幹部。未來也將配合政府「2050淨零排放」及「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兩大主軸,與業界持續執行產學合作,透過研發、技轉、育成及策略聯盟,以取得相關技術、人才培育及建立關係等互補性資產,以此獲得更大創新收益。 2023年本校30萬元以上產學計畫案達257件,產學合作金額突破新台幣4.4億元,榮獲2023年遠見雜誌「最佳大學排行榜」產學合作表現全國排名、每位老師平均產學收入,私立科大排名第一!
持續推動和落實人權教育各項措施,2022年本校訂定「正修科大人權政策」組成校內人權議題相關運作組織、開授人權與法治教育之通識基礎課程、舉辦人權主題學習活動、辦理人權議題教師研習,以及建構友善校園環境,例如:無障礙空間設施、校園環境雙語化等。
為了強化經濟與文化不利學生之服務,除了提供生活、課業與職涯發展之輔導,以及相關學雜費、獎助學金等諮詢與協助外,本校積極推展多元文化教育,透過舉辦各國、族群及文化講座、語言與傳統技藝工作坊、主題文化週、異國節慶交流等活動,讓師生瞭解多元文化差異,避免歧視的憾事發生,營造族群友善多元、共享、共榮的環境。
此外,正修亦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陶冶,投入經費於本校藝文處的發展,透過開設藝術和音樂等人文領域之通識課程,讓學生能有更多機會接觸藝文領域。「2023正修藝術季」包含辦理藝文展覽、藝術家講座、音樂會、創意手作活動與創作競賽等,突破6,000人參與活動。
響應政府推動校園淨零環境教育,以「永續從學校出發」為核心,除了開設節能減碳或永續環境相關課程,例如:環境與人類生態、綠色消費與採購、科技與永續環境等課程。引入系所與研究中心之師生量能,以節能減碳、環境永續與食品安全為主題,辦理教育宣導、DIY體驗、機構參訪、食安檢測諮詢,以及環保志工培育等多元課程與活動,發展出具備在地特色的永續教育課程。每年落實溫室氣體盤查,2023年本校進行節能減碳措施包含:汰換老舊設備提高能源效率、電梯裝設電力回生系統、新建物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幼兒園、精密工廠)與架設太陽能光電設備等。持續追蹤和分析碳排放數據,滾動式調整下一年度的學校節能減碳措施,回應全球減碳與淨零行動。
正修在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方面的成果相當令人鼓舞,參加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第三屆「TCSA 台灣企業永續獎」與「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榮獲2金2銀的好成績;並以「創造新埤鄉的產業再生力量」USR方案,2023年《遠見》雜誌「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深獲評審青睞,榮獲產業共創組楷模獎。
2023年本校加入綠色大學聯盟,期待連結各大學的力量,共同提升大學的永續經營與發展內涵。此外,本校與高雄市政府簽訂「淨零人才培育合作備忘錄」,期待能夠為南台灣在淨零領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未來將持續發展學校特色,關注國際永續趨勢,並以大學的資源與能量帶動當地社區發展,進一步提升本校的社會影響力,實踐永續發展目標。
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