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友善校園

發布日期 : 2023/12/01



 

在當前的永續發展趨勢中,教育機構在追求卓越教學與科研成果的同時,亦需關注對環境、社會等方面的責任,積極推動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的永續發展,並落實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
多元共融(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 DEI)是實踐ESG與USR的重要關鍵。多元(Diversity)、公平(Equity)與包容(Inclusion)不僅是現代大學治理的重要議題,更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密切相關,包含性別平等(SDG 5)、減少不平等(SDG 10)、多方夥伴關係(SDG 17)等核心目標。
正修科大作為培育下一代專業人才的教育機構,應積極推動這些價值,為社會做出正面貢獻並提升全球競爭力。
 

 

校園人權管理

為強化本校與利害關係人間人權議題管理,致力於校園人權尊重與實踐,2022年由秘書處根據「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及「聯合國工商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訂定「正修科技大學人權政策」,並呈報校務會議核閱通過,該政策適用範圍涵蓋本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畢業校友、合作企業廠商、以及社區民眾等利害關係人,確保校務經營發展、校園教學與學習活動、產學合作營運皆符合尊重人權理念之要求。

 

友善校園人權環境

本校每年辦理教育部「大專校院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調查,根據112學年度統計結果,9項指標皆高於4分(滿分5分),其中「多元差異的尊重與包容」指標達滿分5,其次「學生學習權的維護」及「平等與公正的對待」為次高項目,彰顯在校園人權環境推廣之成效。

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分數

指標

112學年度

一、校園安全環境的建構

4.26

二、校園人性氛圍的關注

4.36

三、學生學習權的維護

4.32

四、平等與公正的對待

4.38

五、權利的維護與救濟

4.38

六、多元差異的尊重與包容

4.42

七、民主的參與及學習

4.34

八、人權教育的實施

4.35

九、教師專業自主權的發展

4.37

平均分數

4.51

 

 

人權環境指標平均分數

 

推廣人權教育  

為宣揚民主法治觀念,培養學生自重守法精神,藉由校園法治宣導活動與專題講座,強化學生對法治與人權的重視,推廣尊重智慧財產權,提升民主法治素養,奠定高水準公民基礎。

2024年辦理3場活動,共計120人次參與。內容包括「離岸,我們與遠洋漁工的勞動故事」講座,「我們哪裡不一樣」工作坊、「認識多元型態家庭與求好籤桌遊體驗」互動式工作坊,並結合有獎徵答活動,深化學生人權與公民意識,營造一個友善和諧的校園環境。

 


 

學生權益保障

「學生」作為校園最重要的群體之一,學生權益保護是實踐校園及學生自治的重要基石,為了保障學生學習、生活與受教權益,增進校園和諧,維護學生在校正當合法之權益。因此,本校設置學生申訴評議委員會(學生申評會),依本校「學生申訴處理辦法」受理申訴案件與召開會議。112學年度無學生申訴案件。

  • 學生權益講座 :112學年度共舉辦2場學權講座活動,主題分別為「掌握學權,看透心理假」、「學權講座-生活無處不性別」,邀請專家學者針對教育部最新政策進行權益說明,以及宣導性別平等觀念,學生共計173人次參與。
  • 權由你說-學權週 :學生會每年規劃學權週活動,2024年以「性別平等、性別友善空間、個資、智慧財產權」四大議題為主軸,並設置「學聲傾說」留言板,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定期更新和彙整,共同維護學生權益。不僅加強了學生與學校之間的溝通,更有效促進校園內各種問題的解決,確保學生的聲音都能被聽見。
     

學生權益與校園活動並進:新一屆學生會與議會的年度計劃

學生權益與校園活動並進:新一屆學生會與學生議會

 

 


 

教職員工權益提倡

「教師」作為在學校提供教育服務的重要角色,其權益在校園自治浪潮中較容易受到忽視。本校依循「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要點」與「教師評審委員會設置辦法」成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申評會),當專任教師就本校或中央主管機關有關其個人之措施,認為違法或不當,致損害其權益者,得向教師申評會提起申訴。

本校亦重視「職工」的權益,訂定「職工申訴評議委員會組織及評議辦法」,設置「職工申訴評議委員會」(職工申評會),如有遭遇學校相關措施或處置,得依相關規定提出申訴。

本校溝通管道健全,2024年無教職員工申訴案件。

 


 

健全的申訴制度

在國際人權意識浪潮中,本校定期檢視利害關係人與整體環境之權益是否受到侵害,分別以人權、教職員工權益、學生權益、性別平權為人權發展四大主軸,制定管理方針與主責單位,以減緩正修科大可能面臨之人權風險;針對已發生之人權相關事件,本校設有申訴與補償機制,以補救人權事件所產生的負面影響。

 

3-1 申訴制度

● 教職員工申訴專線電話:07-735-8800 #1221 或1222

● 教職員工申訴電子信箱:person@gcloud.csu.edu.tw

● 學生申訴專線電話:07-735-8800 #1126 或1127

● 學生申訴電子信箱:student@gcloud.csu.edu.tw

● 校外人士意見反映專線:秘書處07-731-3945

● 校外人士意見反映電子信箱:secret@gcloud.csu.edu.tw


 

性別平權實踐

正修科大重視校園多元性與包容性,在校務經營與教育服務,堅守不因任何身分差異而有所歧視。為了促進校園多元族群平權發展及落實性別平等教育,本校設置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性平會),並訂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處置流程」、「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規定」等規範,當發生疑似校園性別事件,由性平會受理通報,並成立緊急調查小組,依規定啟動處置程序。

112學年度共有44件性平通報事件,其中有11件申請或檢舉調查(8件本校管轄、3件非本校管轄並移轉行為人管轄學校)。

為深化本校師生對於性別平等概念的理解,能活用於日常生活中,拓展尊重多元的視野,透過辦理多元議題的宣導活動,強化學生面對情感關係議題的應對能力。

此外,學務處針對所屬職員開設「性平總體檢」性別平等業務諮詢會議,協助檢視過往活動是否切合性別平等教育精神,並構思次年度活動方向。透過出席專家經驗分享,使活動設計更貼近學生需求,符合校園現況。112學年度辦理戀愛大師班系列講座、性別平等團體諮商、性別平等社群,聚焦情感教育多元性別,透過專題講座、團體諮商、社群實體聚會等形式,推廣性別平等概念,落實友善校園推廣。

112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宣導活動

類別

場次

全校性別平等議題班會提綱討論

310

性別平等/多元性別/性議題講座

8

性別平等社群活動

1

性別無界限健康更自由

▲ 性別無界限健康更自由

性別友善標語

▲ 性別友善標語

 

 


 

國際夥伴交流

正修積極營造友善環境、校園國際化及多元化教學的經營,除了提供各樣課程與獎學金招募外國學生,也鼓勵本地學生到國外姐妹校進行交流,並由「國際事務處」專責推動國際接軌相關工作。

在締結姊妹校方面,截至2025 年為止共計與26 個國家、共270 所學校及機構簽訂姊妹校及合作關係(統計至2025/5/5)。

美國西雅圖社群大學副校長來訪暨簽約儀式(City University of Seattle)

▲ 美國西雅圖社群大學副校長來訪暨簽約儀式(City University of Seattle)

性別友善標語

▲ 馬來西亞沙巴師長團來訪

 

 

112 學年度共有1,271 位境外生,以印尼最多,其次是越南,港澳地區以香港為主,其他地區則有瑞士、南韓及蒙古的外國學生。

113 學年度共有1,407 位境外生,以新南向國家爲大宗,其中以印尼學生693 位最多,其次是越南學生494 位,港澳地區仍以香港為主,共有13 位學生,其他地區則有瑞士、加拿大,新加坡、巴拉圭及蒙古的外國學生。

 

境外學生人數 

境外生來源

110學年度

111學年度

112學年度

113學年度

新南向國家

943

1,165

1,256

1,386

港澳地區

12

14

12

13

其他地區

5

6

3

8

合計

960

1,185

1,271

1,407

註:111 學年度境外生數統計至112 年4 月15 日,112 學年度境外生數統計至112 年5 月8 日,113 學年度境外生人數統計至114 年5 月8 日。

 

客製化產學專班,協助外籍生來台、留台發展 

本校提供一站式服務,從來台前準備、在台就學到畢業後留台都提供各樣的資源協助國際學生快速融入並適應台灣環境。本校配合新南向企業需求,課程設計以產學合作與實務教學為導向,透過合作事業單位之工作崗位訓練以及學校之學科教育進行同步學習,達到雙向交流之成效。

本校在印尼與菲律賓的深耕獲教育部肯定,2023年8月起被指派擔任「 國際產學教育合作聯盟-印尼海外基地計畫 」總召學校與「菲律賓海外基地計畫」副總召學校。印尼海外基地於2023年於雅加達正式設立揭牌。基地主要為協助全國大學校院之外籍生招生、開設華語課程,讓外籍生來台前先學習華語並協助「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新型專班)」之推動。

 

設立國際專修部 

於110 學年度,本校針對「重點產業領域擴大招收僑生港澳學生及外國學生實施計畫」之學習、生活及就業輔導,設立「國際專修部」以管理國際專修部學生之教務、學務及國際相關事務。

本校配合教育部推動大專校院設置國際專修部成效顯著,111 學年度本校為該學年度第一學期全國唯一的國際專修部外國學生專班,學生人數為39 人,分別來自印尼與越南,預定攻讀四技電子工程。112 學年度入學更有106 位學生,分別來至印尼、越南與柬埔寨,113 學年度分別招收秋季及春季班,秋季班共招收25 位學生、春季班招收5 位學生,分別來自印尼與越南,就讀電子及機械系。

本校配合新南向企業需求,課程設計以產學合作與實務教學為導向,透過合作事業單位之工作崗位訓練以及學校之學科教育進行同步學習,達到雙向交流之成效。

本校在印尼與菲律賓的深耕獲教育部肯定,2023 年8 月起被指派擔任「國際產學教育合作聯盟-印尼海外基地計畫」總召學校與「菲律賓海外基地計畫」副總召學校。印尼海外基地於2023 年12 月13 日於雅加達正式設立揭牌。基地主要為協助全國大學校院之外籍生招生、開設華語課程,讓外籍生來台前先學習華語,並協助「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新型專班)」之推動。新型專班於113 學年度開設4 個學士班,3 個碩士班,系所包含電子系、機械系、土木系、工管系。

 

5-6  國際交流觀摩

▲ 印尼僑生升學輔導訓練班,從原住民文化到華語學習的全方位體驗

與西班牙廚藝觀光學院簽署MOU

▲ 國際專修部

 

華語文學習場域

本校設立華語中心,為本校外國學生及外籍人士提供華語文學習場域,開設華語文基礎課程、華語文測驗檢定輔導班,以及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協助外國學生日後在台進修、工作或生活溝通零障礙。

112 學年度本校共辦理六班華語文檢定輔導班,計有87 位外國學生參與,包括B1一班、B2 三班、C1 一班;其中通過華語文檢定B1 等級(進階級)12 人、B2 等級(高階級)16 人、C1 等級(流利級)5 人。

為加深外籍學生對台灣社會的認同與理解,以融入台灣社會,中心辦理文化體驗活動,協助學生融入在地生活。112學年度舉辦中國結、春聯與漢字、中秋節手作蛋黃酥、端午節包粽子及手繪臉譜等,透過親身參與,深化外籍學生對中華文化之認識,強化其未來在台進修、就業及生活的溝通與適應能力。

此外,為鼓勵本校教師取得華語教師資格,中心規劃教師多益檢定輔導班,112 學年度共8 位教師參與課程。

 

春節文化體驗:探索台灣年味的樂趣

▲ 春節文化體驗:探索台灣年味的樂趣

學生照顧與關懷:運動會中感受家的溫度

▲ 照顧與關懷:運動會中感受家的溫度

 

外籍生輔導

正修科大積極推動國際化教育,致力於打造多元友善的學習環境,吸引來自印尼、越南、菲律賓等國的國際學生。為支持穆斯林學生的信仰需求,校內設置穆斯林祈禱室,提供男女分區、禮拜毯、可蘭經及小淨設施,營造尊重多元文化的校園氛圍。此外,透過國際專修部、僑生產學專班及雙導師制度,提供語言先修、生活輔導及實習就業支持,協助國際學生順利適應在台學習與生活。

本校積極擴充國際化學習環境,將南校區教學大樓南側正式整建為「正修國際學舍」,於2024 年9 月正式啟用。新落成的學舍將作為國際學生住宿與多元文化交流空間,提供更完善的生活機能與學習支持,展現學校推動國際教育及友善校園的具體成果。

推動國際交流與文化融合,鼓勵本國學生與國際學生共同參與「國際麻吉社」,透過每學期舉辦的多元文化活動,如迎新聚會、國際美食體驗、台灣在地文化旅遊及國際日等活動,協助境外生融入校園生活,感受如家一般的溫暖與支持。同時,本校亦配合教育部「我國高中生與大專校院外籍生交流計畫」,設計互動課程與交流活動,促進境外學生與本地高中職學生之間的文化理解與友誼建立,營造多元共融的校園環境,2024 年共辦理8 場次交流活動。

 

正修國際學舍

▲ 正修國際學舍

5-5 我國高中生與大專校院外籍生交流計畫1

▲ 國際麻吉社

 

交換學生計畫

本校交換學生大多來自日本、泰國及印尼的學生。短期學生以參加修課取得學分之方式,或是一般學術參訪交流活動,進行短期生交換。

印尼政府倡導大學生到海外學習,印尼文教科研部為鼓勵技專校院的學生到海外學習,110 學年度推出技職版的國際移動力獎學金計畫(IISMA for Vocational Students),並選定11 個國家、46 所大學為合作夥伴學校,甄選400 名學生到各大學學習,臺灣有10 所大學獲選夥伴學校,本校被選定為其中一所合作夥伴學校,111 學年度有19 位學生來校進行研修,為全國科技大學人數最多。112 學年度共有26 位學生至本校學習,包含IISMA 印尼國際移動力獎學金計畫、印尼Binus 建國大學、泰國PIM 政大管理學院交換生,113 學年度共6 位學生來校進行研究,分別來自印尼日惹藝術大學及印尼Binus 建國大學。

 

學生國際進修交流

為推動大學部學生主動參與海外進修學習活動,本校特訂定「大學部學生赴國外大學(機構)研習獎助辦法」,以強化與姐妹機構之合作關係,113 學年透過教育部「學海飛颺」計畫選送1 位機械工程系學生,前往關西大學進行一學期的研修,亦舉辦相關甄選說明會,與日本關西大學開設「國際永續與文化學習」課程,於2025 年暑假選送6 位學生前往關西大學進行三個禮拜的海外見習課程。

自2025 年開始,本校訂定「正修科技大學千萬海外見習計畫實施要點」,補助見習學生來回機票、膳宿費、課程費,預計於2025 年暑假,選送330 位學生分別前往日本、韓國、泰國、越南,進行4~5 天的學習,透過大學交流、企業參訪、文化教育學習或地方創生見習,以培育具國際視野之人才。

 

學年度

學海計畫

海外見習/實習

國際發表/競賽/研習

合計

110

1

135

136

111

1

33

343

377

112 17 28 554 599

 

教師國際進修交流

有關教師參與國際交流,為了鼓勵出國交流、拓展國際視野、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供相關學術交流經費補助,讓教師們多參加國外大學、研究機構之觀摩考察,積極參加學術研討會及擔任客座教授之學習交流。

110 學年度推派一位機械系教授,前往日本關西大學進行4 個月短期客座,就精密加工技術進行交流,111 及112 學年度延攬美國Dr. Wen K. Shieh 至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各進行半年的技術分享,以及111 學年度邀請西班牙Rosario Llamas Pacheco 學者至視覺傳達設計系進行短期客座,另,邀請2 位國外客座教授到校進行短期演講,分別為關西大學的山口教授至本校機械系進行短期客座,以及印尼日惹藝術大學副院長,與本校科藝處職員及學生做短期交流。

針對推動國際化校園及行政支持之考察與觀摩,112 學年度有74 人次之長官及教職員前往日本、澳洲、新加坡、泰國、菲律賓、越南及印尼等國家。112 學年度選送化妝品與時尚彩妝系及餐飲管理系各1 位教師,前往美國馬里蘭及德州進行為期兩周的EMI 專業研習課程;113 學年度選送8 名教師分別前往美國華盛頓馬里蘭大學分校及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澳洲阿德萊德大學、日本大阪關西大學進行EMI 課程相關研習及經驗交流。

 

EMI 全英語授課海外培訓

為迎向2030 雙語政策,教育部國際司、高教司、技職司聯合與學術交流基金會,共同推動高等教育英語授課(EMI, English-Medium Instruction)之整體發展。此計畫透過提供全方位的英語教學專業培訓課程,以及美籍專業師訓與助教人員進駐大學,形成支援團隊模式,協助各大學強化英語授課實施成效,打造兼具國際視野與在地實踐的英語友善校園(English Friendly Campus),進而促進雙語教育永續發展。

為精進本校EMI 教師教學的專業性與創新性,112 學年度推薦2 位教師參與國外移地培訓課程,培訓內容涵蓋觀摩教師授課、工作坊、教案試教、回國後教案執行與成果追蹤。於113 學年度教師教學知能研習,邀請兩位教師分享海外專業研習經驗,提升本校教師對EMI 課程的教學意願與成效。

● 餐飲管理系王寶惜主任參與臺灣師範大學辦理「2024 年暑期選送教師出國移地EMI 培訓計畫-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T Austin) 」。
● 資訊管理系李迦恩老師參與中興大學辦理「2024 年教師EMI 教學知能培訓-阿得雷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暑期系列課程」之「國外移地培訓課程」。

 

強化學生外語能力

本校設定的英文畢業門檻,以非應用外語系學生英文畢業門檻為CEFR歐洲語言能力A2等級,相當於英文檢定初級。

自108 至112 學年度,參加各類英檢檢定人數共9,065 人,其中4,753 人通過檢定,平均通過率為52.43%,以通過初級英文門檻之學生為多數。為進一步提升學生語文能力,本校開設大一英文精英班,以協助學生取得英文檢定中級(CEFR B1)為目標,實施至今,學生於在接受培訓課程後,約7 成學生通過中級英文檢定,有效展現語言教學強化策略之成效。

 

英文檢定通過情形

學生數

110學年度

111學年度

112學年度

參加英檢測驗人數

2,492

1,737

1,829

通過CEFR A2 英檢初級人數

809

606

679

通過CEFR B1 英檢中級人數

255

272

236

通過CEFR B2 英檢中高級人數

5

10

10

通過CEFR C1 英檢中高級人數

-

1

2

通過英檢測驗總人數

1,069

889

927

 

 

5-5 進階實用英文

▲ 進階實用英文上課情形

5-5 外籍教師與學生互動諮詢

▲ 外籍教師與學生互動諮詢

 

 


 

校友聯繫與活動

正修科大的校友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既為學校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校務未來發展的重要推手之一。因此,本校非常重視與校友之間的聯繫和互動,並成立了校友及職涯發展中心,提供各種資源和服務,以促進校友與學校的互動和合作。

 

校友職涯分享講座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了解市場需求並與業界接軌,本校每年舉辦一系列校友職涯分享講座,邀請學長姐分享自己的經歷。2024年共舉辦了5場講座,548參與。學生對參加校友職涯分享講座的整體滿意度均高於4分(滿分5分)。

 

畢業校友就業滿意度調查

為了解本校畢業生畢業後就業發展狀況,針對畢業後一年的畢業生為調查對象,語文與專業能力、學校提供的產業發展訊息內容、學校提供的就業準備訓練、團隊合作能力等15個面向進行畢業生就業滿意度之調查。

2024年調查結果如下:實際發放問卷數為2,300份,有效回收數為2,090份,有效樣本回收率約為90.9%。整體滿意度給予4.26分以上的分數(滿分5分)。

此問卷依據學生在校各項能力養成進行統計,畢業校友滿意度各系滿意度平均值為(M=4.26),最高前三項依序為:學校老師教學內容的實用性(M=4.36SD=0.797),其次為學校在專業能力方面的教學(M=4.34SD=0.819)及對學校在敬業精神方面的教學(M=4.34SD=0.785),第三為學校在人際關係方面的教學(M=4.29SD=0.723)及學校在團隊合作能力方面的教學(M=4.29SD=0.838)。

  • TOP 1:學校老師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 TOP 2:學校在敬業精神方面的教學;學校在專業能力方面的教學。
  • TOP 3:學校在人際關係方面的教學;學校在團隊合作能力方面的教學。

 

畢業校友就業滿意度調查結果 

年份

2022

2023

2024年

問卷數量

1,870

1,894

2,090

平均得分

4.36

4.23

4.26

 

 

校友總會捐贈助學金

▲ 校友總會捐贈助學金

5-4 全國校友大會師

▲ 全國校友大會師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