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校園環境安全

發布日期 : 2023/12/01



 

 

建構校園安全網絡機制

本校設置「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針對地震、火災、交通事故、重大傳染病等天然災害、人為衝突、公共衛生及食品安全等多元災害風險,建構即時通報與快速應變機制,並透過教育訓練、設備升級與預防管理,有效降低災害發生機率與損害程度。

依循定期通報、日常巡查、預警通報及分級應變制度,強化災害風險的即時掌握與應變處置,提升整體災害韌性。

本校亦結合社區警政資源及校園保全體系,24小時即時掌握校園動態,確保緊急事件、交通意外及突發疾病均能獲得快速應對與妥善處理。

校園內設置5套緊急求助系統及796個緊急求助鈴(電話),並持續辦理設備增設與優化,設立行動校安中心,全面提升事件處理效率與校園安全保障。

 

校園安全地圖

▲ 校園安全地圖

數位影音緊急求救鈕

數位影音緊急求救鈕

 

 

校安事件等級分類及指揮管制作爲

4-3 校安事件等級分類及指揮管制作爲

 

 

 

 



災害潛勢分析

本校據教育部防災教育資訊網GIS圖臺提供災害潛勢圖,以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公布之災害潛勢分析結果進行檢視,辨識學校及鄰近地區可能發生潛在災害風險,藉由校園環境安全檢查實地勘查,預先辨識潛在風險,落實防災與減災措施。

據分析結果,校區鄰近500公尺範圍內有淹水災害潛勢(深藍色區域),校址位於地震災害之低土壤液化潛勢區(綠色區域)。

 

4-3 淹水災害潛勢圖

▲ 淹水災害潛勢圖

土壤液化潛勢圖

土壤液化潛勢圖

 

 

校園及鄰近地區之災害潛勢分析結果

正修科技大學 所在地為  高雄市鳥松區鳥松里  地理座標(120.3496,22.65078)

災害類型

災害潛勢

有無災害潛勢

詳細說明

淹水潛勢

6小時降雨350毫米潛勢區

無直接位於6小時降雨350毫米潛勢區,但鄰近500公尺範圍內有。

12小時降雨400毫米潛勢區

無直接位於12小時降雨400毫米潛勢區,但鄰近500公尺範圍內有。

24小時降雨500毫米潛勢區

無直接位於24小時降雨500毫米潛勢區,但鄰近500公尺範圍內有。

24小時降雨650毫米潛勢區

無直接位於24小時降雨650毫米潛勢區,但鄰近500公尺範圍內有。

土石流、山崩

土石流潛勢溪流

 

大規模崩塌潛勢地區

500公尺範圍內無潛勢區

順向坡

500公尺範圍內無潛勢區

岩體滑動

500公尺範圍內無潛勢區

岩屑崩滑

500公尺範圍內無潛勢區

落石

500公尺範圍內無潛勢區

斷層與土壤液化

土壤液化潛勢區

活動斷層

斷層敏感區500公尺範圍內無潛勢區

海嘯溢淹及

海岸災害

海嘯溢淹潛勢區

 

火山潛勢

火山潛勢

位於火山潛勢範圍內

核子事故緊急
災害應變區

核子事故緊急災害應變區

 

 

校園災害管理與應變

為提升校園面對極端氣候事件之韌性與即時應變能力,本校設有「校園安全暨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擬定與推動各項校園安全與防災教育計劃:

落實防災教育宣導及演練,提升師生具備防災防震正確逃生防護知能及警覺性。當面臨多元複合式災害時,在外部救災資源未能及時介入情況下,能熟練緊急避難、救護、安置等應變作為,達到「就地避難、自我防護」的目的,進而有效降低災損,實現人安、物安、事安、心安的校園安全

制定「校園安全及災害防救通報處理中心」作業規定,針對一般性校安狀況、集體性重大校安狀況與全國性重大災害狀況(包含地震、颱風、洪水等),擬定標準化應變作業程序。

建置災害預警系統與危險地圖,於校內公布欄及網站揭示。

校園內設置5套緊急求助系統及796個緊急求助鈴(電話),13處設置數位影音緊急求救鈕(戶外)、監視器1,000具,於偏僻及陰暗處共設置39點微波感應燈,10處設置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定期檢修。

每年定期實施「國家防災日」全校演練,包括:地震避難與掩護演練、宿舍防災疏散、實驗室火災應變、自救滅火等。

 


 

防震防災教育  

本校為強化學生安全教育素養,每學年辦理「國家防災日學生防災防震教育宣導活動實施計畫」,透過防災防震教育宣導、逃生路線演練與研習活動,培養學生熟悉安全應變機制並實踐全民國防目標,並結合全民國防教育課程,要求所有師生完成地震避難掩護動作,並演練安全疏散路線及集合清點人數等,以確保師生均了解動作要領及重點。2024年辦理全校地震避難掩護演練及防震防災教育宣導活動6場次(含新生訓練、全校集會、幼兒園、學生宿舍與各教學大樓),參演計10,858人次。

 

4-3 新生訓練防震教育宣導

▲ 學生宿舍防震防災安全演習

4-3 幼兒園防震演練

▲ 幼兒園地震避難演練

 


 

交通安全教育

為培養師生良好交通安全道德與習慣,建立良好交通秩序規範,以確保生命安全,本校規劃「交通安全教育實施計畫」,訂定「交通安全委員會設置要點」,組成交通安全委員會,由校長擔任主任委員,學務長與軍訓暨校安中心主任擔任正副執行秘書,每學期召開一次會議討論校園交通安全事宜。

透過多途徑宣導交通安全教育,包括新生入學輔導、全校週會、系週會等場合,邀請專家學者講授交通安全知識;交通安全體驗活動融入生命教育,讓學生更重視機車騎乘安全,成立「交通安全服務社」社團,培訓「學生交通自治隊」隊員協助交通管制及維護秩序,期許透過各式安全教育活動,讓同學的意外係數趨近於零。

 

綠色運輸與校園安全管理策略 

策略面向

具體措施

績效與成效

校園交通
安全管制

遵循「門禁及停車場管理要點」,嚴格實施車輛進出申請與換證機制。

教學區內車輛須事前申請核可。

上放學時段由校安人員與交通自治隊進行交通導護。

規劃汽、機車與行人分道動線。

提升校園交通秩序與師生行人安全,減少人車衝突事故。

鼓勵
大眾運輸

提供多條高市公車與高雄客運路線接駁本校。

鼓勵教職員生搭乘大眾交通工具。

減少私人機車使用,達到節能減碳與紓解校園周邊交通壅塞效果。

推動
計程車共乘

與市府合作推行46人計程車共乘方案。

採透明費率分攤、專業車隊服務。

提供師生安全、便利、經濟的通勤選擇,促進共乘文化與資源共享。

鼓勵
自行車通勤

校門與側門設置有2YouBike共享單車站點。

鼓勵短程通勤使用。

可免費停放於停車場之腳踏車專用區。

減碳、減壅塞、提升健康與校園綠色形象。

 

▲宣導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到校

宣導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到校

▲交通服務隊專業訓練

設置共乘計程車乘車處

 

高雄市公車

多條高市公車與高雄客運路線接駁本校

▲交通服務隊專業訓練

校門與側門設置有YouBike共享單車站點

 

 

 

依據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道安資訊查詢網之學校周邊肇事熱點地圖,本校所在地鄰近500公尺範圍(黃色區域)和肇事熱點(深藍色圓點),如下圖。

本校持續落實各項交通安全措施,確保師生於校園內之行走安全,學校周邊500公尺肇事案件數量亦逐年降低。2024年學校周邊500公尺交通安全車禍事件共發生45件,較2019(基準年)車禍肇事比率減少50%

 

2024年學校周邊500公尺肇事熱點

學校周邊500公尺肇事熱點

 

學校周邊肇事案件與人數


 

註:資料來源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道安資訊查詢網,學校周邊肇事熱點之歷年肇事熱點統計表其事故案件包含一般民眾。

 

校園安全暨防災教育辦理情形

名稱

活動效益

校園安全
宣導系列活動

為強化學生校園安全觀念,2024年辦理「校園安全宣導」系列活動,結合教育部友善校園週,辦理校園安全宣教4場次。

辦理校園安全關東旗及電子海報創意設計比賽,計有662人次參與。

交通安全
宣導活動

交通安全隊專業訓練與輔導、交通安全隊期初、中、末檢討會議、交通宣導暨違規輔導登記活動、彩繪安全帽競賽活動暨交通安全教育與宣導系列活動等。

113學年度舉辦8場次交通安全宣導活動,6場次交通安全指揮輔導與訓練活動,師生參與人數達810人次。

 

交通安全教育宣導-機車違規登記輔導活動

▲ 交通安全教育宣導-機車違規登記輔導活動

▲交通服務隊專業訓練

交通服務隊專業訓練

 

汽、機車分道

▲ 「汽、機車分道」及「人、車分道」

行人專用道
▲ 行人專用道

 


 

校園食品安全  

本校依「衛生與膳食委員會設置辦法」組成「衛生與膳食委員會」,校長任主任委員,生活輔導暨保健組組長為執行秘書,每學年度至少開會一次,對餐飲衛生相關之重要事項協調與討論,避免食安事件的發生。有關

 

餐廳衛生督導  

本校餐廳膳食衛生聘請長庚醫院兼任營養師,每週至少檢查一次,生活輔導暨保健組依其督導意見,予以配合及改善,並將「學生餐廳餐飲衛生管理稽核表」之資料保存備查。

 

餐飲衛生管理 

依規定每年皆需接受教育部餐飲衛生輔導訪視,112學年度輔導1家廠商,已於202453日完成輔導訪視並依輔導結果完成改善。113學年度預計於2025514日實地輔導。

本次接受輔導廠商為自助餐,已依規定完成各項改善事項,改善項目如下:

抽油煙設備和風扇隨時保持清潔,加強病媒防治措施清潔工作及菜餚覆蓋,以符合作業場所衛生管理。

作業場所上方照明設備燈罩完成修繕。

冷凍庫食材妥善覆蓋,自製醬汁密封保存。保持其新鮮度和安全性,溫度記錄單確實登錄,以符合食品及其原料之驗收、處理及貯存作業。

更新砧板及明確標示生/熟區域,以符合食品製備及供膳衛生管理作業。

 

新生健康檢查

更新砧板及明確標示生/熟區域

系週會傳染病衛教宣導
加強病媒防治措施清潔工作

 


 

校園傳染病防治

本校高度重視校園傳染病防治工作,視其為維護學生身心健康與學習環境品質的重要基石,訂定「正修科技大學傳染病防治辦法」,並依據「校園傳染病防治標準作業流程圖」進行標準化作業。

因應人群密集與師生日常互動頻繁可能帶來的感染風險,本校透過健康衛教宣導、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定期健康檢查、疫苗接種,落實傳染病通報制度,有效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同時結合社區與家長力量,建構協力防疫網絡,共同營造健康、安全、安心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穩健成長與全面發展。

 

新生健康檢查

▲ 新生健康檢查

系週會傳染病衛教宣導
▲ 系週會傳染病衛教宣導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