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學合作
願景、策略與目標
|
願景 |
策略 |
目標 |
|
● 透過研發、技術移轉、企業育成及策略聯盟,以取得相關技術、人才培育及建立關係等互補性資源。 |
● 持續推動校內先期型產學計畫,累積教師產學經驗。 ● 強化教師產學媒合機制,與業界建立更緊密的互動關係。 ● 籌組產學研發與創新團隊或建立跨校研發團隊。 |
● 2050淨零排放。 ● 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
五大研究中心

|
環境毒物與新興污染物研究中心 |
營建科技中心 |
工程研究科技中心 | 電機科技中心 | 文物修護研究中心 |
|
◆ 開發環境中列管與新興污染物前瞻檢驗科技 |
|
◆ 維持與強化TAF 認證績效 ◆ 擴大「CNC產業菁英訓練示範基地」成效 |
◆ 提升燈具產品開發技術與量測品質 ◆ 提升環境與可靠度試驗能量和品質 ◆ 建立馬達性能與磁路測試實驗室 ◆ 綠能發電、獵能和儲能系統的整合研發與應用 |
◆ 推動保存修復新興技術研發 ◆ 強化文保國際產學合作與服務 ◆ 文物修復國際專業人才培育 |
產學合作發展策略
本校高度重視學術技能與產業界技術結合,並將產學合作訂定為校務發展三大主軸之一。
除了透過研究發展處協助推動產學實務連結業務,本校進一步以產學研發中心為核心,設置七大中心與實驗室,與各系所產學研發能量結合,以技術服務產業界並促進產業成長;此外,本校與政府、企業合作開設多元產學專班,持續推動研發與產學合作特色重點,落實科技整合的技職教育目標。
2024年,本校產學合作成果豐碩,《遠見》雜誌「最佳大學排行榜」技職榜TOP 15,產學合作表現全國技專校院排名第5;連續15度(連續30年)獲選為中國工程師學會「產學合作績優單位」!
產學合作成果
|
年份 |
2022年 |
2023年 |
2024年 |
|
產學合作件數 |
1,706 |
1,699 |
1,606 |
|
產學合作企業數 |
1,263 |
1,262 |
1,506 |
|
產學合作金額(元) |
400,617,203 |
409,702,619 |
451,133,601 |
|
專任教師數 |
417 |
409 |
386 |
|
專任教師每師平均承接「產學合作」計畫經費(元) |
960,712 |
944,467 |
1,168,739 |
產學合作金額
|
▲ 15度(連續30年)獲頒發產學合作績優單位 |
▲ 與台灣世曦簽署MOU |
本校制訂「教師教學研究獎勵辦法」、「補助教師專題研究計畫實施要點」、「教師授課鐘點實施要點」等,同時將教師產學合作成效納入教師評鑑辦法中,藉由行政面、法規面及執行面三方積極推動教師申請研究計畫。
2024年先期型計畫件數為82件,獲本校補助51件,金額達新台幣810萬元;國科會研究計畫計17件,計畫金額為新台幣12,305,664元。
|
校內實務型應用研究計畫 |
配合高教深耕計畫籌組研發聯盟團隊,共同簽訂產學合作案,延攬學生共同參與計畫執行,進而衍生專利、技轉或政府與企業產學計畫等成果。 |
|
校外研究計畫 |
協同「學界推動在地產業科技加值創新計畫」、「科學工業園區人才培育補助計畫」、「產業新尖兵計畫」、「產業升級轉型先期評估方案」等計畫,增進教師累積豐富的產學經驗,成為政府與民間企業信賴的合作夥伴,提昇本校產學營運績效。 |
產學專班推動
近年來,教育部致力於推動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著重於建立技職教育課程銜接機制,以扎根於基層,透過「技職再造計畫」整合產、官、學、研等各方資源,建立一致性的技職教育發展策略,以培育符合產業發展需求的優質專業技術人才,促進產業的發展與創新。
113學年度上學期產學攜手合作計畫專班、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專班、僑生產學專班,共計76班。用心關懷和照顧外籍生深獲好評,外籍生在原實習單位、工讀機構留任、在台工作或升學比例,超過6成5!
產學攜手專班,培育務實致用人才
正修銜接高職學校,與企業合作開設專班,建立兼顧就學就業為基礎之新教育模式(工作崗位、實習、津貼等),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之課程設計,發揮「做中學、學中做」特色,與產(企)業共同培育優質專業人才。本校與百餘家企業合作,包括科技業、製造業和服務業。
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培育關鍵技術人才
因應國家重點產業結構調整及業界需求,本校與企業共同開設「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量身打造務實致用的專業人才。2024年本校核准開設:機械工程系「五軸加工技術於航太應用」、電子工程系「半導體封裝」產業實務人才培育專班,提升畢業生就業機會,同時協助產業緩解缺工困境,實現高教與產業永續共榮。
產學合作國際專班(僑生、國際生),培育國際人才
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及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本校開設「產學攜手合作專班」,招收華裔子弟來台就讀,依據企業技術需求及專業另規劃課程,包含產業實務操作、管理、各系專業領域技術等,協助企業留用具有專業技術移工人才,減低產業人力不足衝擊及重複培育人才所耗費之成本。
此外,於111學年度本校獲准擴大設立國際專修部,招收國際專班(採1+4),該專班第一年安排720小時華語文密集課程,通過華語測驗A2等級後,方可接續進入國際專修部專班修習專業課程,協助外籍學生長期適應在台環境,融入生活並滿足企業所需技術人力與永續發展。
國際專班華語學習與文化融合,提升外籍學生在台適應力
● TOCFL華語文能力檢定輔導班:提供外籍學生參加「華語文能力檢定測驗」之應試技巧及準備方向,協助外籍學生熟悉考試形式與題型,順利通過檢定。112學年共開設6班華語文檢定輔導班,共87位外籍學生參與。
● 文化體驗課程:為推廣中華文化,增進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理解,以順利融入台灣社會,適應在台生活。112學年度舉辦多場文化體驗活動,包括中國結、春聯與漢字、中秋節手作蛋黃酥、端午節包粽、手繪臉譜等,讓外籍學生透過實作認識傳統文化,協助其未來在台進修、工作或生活溝通零障礙。
產學專班開設情形
|
學年度 |
產學攜手合作專班、雙軌訓練旗艦計畫專班 |
產學攜手合作僑生專班 |
||
|
班級數 |
修課人數 |
班級數 |
修課人數 |
|
|
110 |
48 |
1,392 |
7 |
442 |
|
111 |
63 |
1,753 |
7 |
397 |
|
112 |
70 |
1,720 |
7 |
293 |
註:班級數與修課人數統計以每學年度上學期人數計算。
教師研究專利與技術移轉
本校鼓勵教師進行專利研究與申請,近年以新型專利為主。獲證專利與企業合作進行技術移轉,將專利轉化為實質可行的製造技術,再移轉給廠商或成立新創事業,提升專利活化之價值。
2024年度教師研發成果獲准發明專利18件、新型專利35件,專利共計53件;教師技術移轉案共25件,技轉金共計22,799,395元。
領證專利與技術移轉情形
|
年份 |
已領證之專利 |
技術移轉 |
|||
|
發明專利 |
新型專利 |
專利授權數 |
移轉件數 |
移轉金額(元) |
|
|
2022 |
14 |
44 |
1 |
18 |
18,003,250 |
|
2023 |
18 |
40 |
8 |
30 |
19,570,900 |
| 2024 | 18 | 35 | 3 | 25 | 22,799,395 |
註:配合校務基本資料庫填報滾動式修正,與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臺數值相符。
產業永續發展中心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及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政策,相關產業將逐步實施低碳化及邁向零碳的目標。本校2023年設置「產業永續發展中心」致力於以低碳化、智慧化等技術整合,輔導中小企業智慧轉型及減碳為主要目標。同時,透過計畫申請相關補助,降低廠商因經費及能力不足而難以推動的障礙,促進與培育產業低碳及永續發展的專業能力。
|
服務項目 |
1. 促進產業低碳化轉型。 2. 輔導產業永續發展規劃。 3. 培育輔導產業碳盤查相關輔導量能。 4. ESG相關課程培訓,提升學生相關專業知能、增進畢業後進入職場就業率。 |
|
核心價值 |
致力於提供產業界需求與即時服務為導向,以達到協助產業創新、智慧化與低碳轉型之永續發展為目標。 |
|
執行成果 |
1.經濟部工業局2024年度產業低碳輔導計畫: (1) 溫室氣體碳盤查及智慧化診斷輔導(執行期間: 2024.05.17~2024.9.30):本校提案輔導5家廠商。 2.產業園區計畫,執行期間(2024.3.1~2024.11.15): (1) 統益機電公司申請政府CITD通過。 (2) 高全存公司申請經濟部以大帶小製造業低碳化及智慧化升級補助通過。 (3) 安德利公司申請2024年度強化水產加工智能設備示範場域補助通過。 (4) 協助16家中小企業申請低碳輔導計畫。 (5) 協助3家中小企業申請產業低碳轉型計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