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修復新時代 從高雄啟航:正修科大文物修護中心主任 李益成專訪
發布日期 :
2025/04/30
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中心主任李益成於114年4月份接受《南主角文化事業》專訪時指出,若能整合人力、技術與政策資源,不僅有助於傳承臺灣豐富的歷史資產,也將提升臺灣在亞洲文化修復領域的國際能見度。
作為南部地區少數具備專業修復場域與實務教學能量的大專校院,正修科技大學文物修護中心長年致力於技術養成、材料研究與文化保存教育。
中心不僅提供修復實作課程,更與地方文化機構合作,進行壁畫、木雕、紙本等不同媒材的修護案,培育具備跨媒材修復技術的人才。
文物修復是一項高度專業且長期投入的工作,目前全台修復師人數稀少,尤其缺乏中高階技術人力與跨領域協作機制。
資源取得也是挑戰之一,從設備、材料到制度性支持皆有不足。
若未建立具規模的國家級修復中心,不僅人才斷層難以銜接,臺灣整體的文化保存實力也將受到限制。
為了縮短專業與社會大眾之間的距離,正修科大積極推動「修復知識社會化」,例如開設修護公開講座、開放教學參訪,讓更多人理解文物保存的價值與過程。
同時透過跨校合作與區域資源共享,持續推廣文化永續理念,並鼓勵學生參與地方修復行動計畫,深化學用合一的教育實踐。
若能在高雄建立文物修復博物館,不僅有望培育更多專業修復師,更可發展為國際交流平台,吸引亞洲其他國家的修復研究機構與專家共襄盛舉。
透過展示修復案例、舉辦國際工作坊與展演活動,可望擴大台灣在文化資產保存上的軟實力與國際影響。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