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修科大 × TAICA聯盟:把頂大AI課帶進技職現場,學生跨出舒適圈也走出亮眼成果

▲ 生成式AI 在教學上之使用
當 AI 技術不斷更新,課堂也必須跟著往前走。正修科技大學加入「臺灣大專院校人工智慧學程聯盟 TAICA」後,正式把頂大課程的強度、節奏與挑戰帶入校園,目的很單純——讓學生看見更遠的路,也走得更穩。
從「想退選」到「跟上腳步」:學習不逃避,挑戰自然有成果
TAICA 課程開學第一週,「機器導航與探索」就讓不少學生吃足苦頭。有人覺得負擔太大、有人猶豫是否要退出,原班十八人有十二人萌生退意。
得知情況後,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立刻啟動輔導:
-
協助學生調整選課
-
提供改選建議
-
指派協同老師陪課
-
全程追蹤每位學生狀況
不管學生最後選擇哪門課,學校都希望他們不是「退縮」,而是「找到適合自己的路」。後來多數轉到「生成式 AI:文字與圖像生成」的同學,都順利完成課程,也更有信心面對未來的 AI 技術。
老師一起上課、助教一起陪跑:讓學習不再是個人戰鬥
為了讓學生能真正跟上 TAICA 的速度,正修科大打造「三力支持」:老師力、設備力、陪伴力。
-
各系指派協同老師,全程旁聽並即時協助理解內容。
-
加聘教學助理,協助作業、追蹤進度、排除學習卡點。
-
以系所專用電腦教室統一上課,確保設備與軟體支援到位。
-
課後立即討論,不讓疑問一週一週累積。
即使「機器導航與探索」最後只剩個位數學生修課,工學院依然安排協同老師如常陪課,確保每位同學都不孤單。
跟著頂大學內容,正修學生交出漂亮成績單
在充足的輔導與支援下,學生的成果一次展現:
-
生成式 AI 課程:57 人選課、51 人通過,及格率達 89.47%
-
機器導航與探索:6 人堅持到底、5 人通過
成績漂亮,成長更明顯。多位學生更被推薦至清華大學參加期末專案工作坊,直接與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習者切磋。
下一步:以大三以上為主力、23 門課程申請認列 TAICA
分析後發現,大三以上學生學習節奏更穩,也更有能力消化內容。因此未來 TAICA 推廣將以大三至研究生為核心族群。
同時,正修科大盤點校內 AI 相關課程,已送出 23 門課程申請認列 TAICA,未來學生在本校修的必修、選修即可抵部分 TAICA 學分,整體負擔更輕、誘因更高。
目標很明確: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 AI 專業、挑戰更高層級的課程,並真正做出能改變未來的作品。


▲ 生成式AI 課程

▲ 機器導航與探索課程





